棗积极推进重庆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完成重庆图书馆消防整改工程。
棗推进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建设。
棗推进国泰大戏院的建设。
棗推进重庆市艺术馆的建设。
棗推进重庆美术馆的建设。
棗完成红岩革命纪念馆二期工程(红岩公园)。
棗完成杂技团排演场、山城曲艺场、抗建堂的后期整改工程。
棗建成潼南恐龙陈列馆、合川陶行知纪念馆、荣昌陶瓷艺术博物馆等一批文博设施。
棗推进区县(自治县、市)两馆一站的文化设施建设。
区县(自治县、市)、乡镇要根据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城镇建设相配套,规划、建设、改造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剧场、文化活动中心、少儿图书馆。将三峡库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移民迁建规划,结合库区城镇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对文化基础设施的要求,用好国家三峡库区移民和对口支援政策,保证文化设施用地和迁建补偿,集中布局,落实经费,搞好库区搬迁中的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
(四)加强文化人才培养
要加快各类文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业务尖子人才和各类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和市场开拓能力的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及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
多途径培养和引进各类文化人才。通过国内外大专院校培养人才;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培养人才,送出去,请进来,提高人才素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吸引、聚集人才;以项目或服务年限签约等方式,从国内和国外招揽优秀人才,努力营造留住人才的环境,用好用活人才。
加强艺术院校的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把重庆艺术学校办成市级重点中专学校,加强中高级艺术人才培养。要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文化艺术教育,探索与国外文化艺术机构合作办学,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文化艺术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以优先安排进修深造、项目竞争、岗位竞争等多种方式,促使文化专业人员钻研业务,提高水平。
(五)面向社会实施文化行业管理
为确保我市文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社会管理行为,实施行业管理社会化。
1.文化部门要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由管理直属文化单位向管理社会文化事业的转变。编制全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制订文化管理规章。实施宏观调控,对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实行指导、规范、协调、服务。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为文化事业发展创造条件。
2.建立文化行业资格认定体系。逐步建立各类文化机构的动态评估制度,完善评估监测指标体系和成果评估指标体系,对社会文化机构的发展水平、产品质量等进行评估,以认证、评估质量定发展、定规模、定档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组织对社会人员从事文化事业的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
3.放宽准入,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只要符合行业标准、取得文化经营资格的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社会团体都可兴办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