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文化发展重点专题规划》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文化发展重点专题规划》(以下简称“十五”文化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十五”文化发展规划是我市“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十五”计划纲要关于文化发展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我市实际出发,按各自职责,精心组织好“十五”文化发展规划的实施。
二00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文化发展重点专题规划
目录
一、“十五”时期重庆市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
二、“十五”时期重庆市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三、“十五”时期重庆市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四、“十五”时期重庆市文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迈入新世纪,我们将踏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发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巴渝特色的文化事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建设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适应的文化中心,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文化部“十五”文化发展计划》的要求,制定“十五”文化发展规划。
一、“十五”时期重庆市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
(一)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1.“九五”时期我市文化事业获得新的发展。
“九五”期间,我市文化艺术创作取得突破性成就,共获各类奖260余项,实现了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中国艺术节大奖、国际金银奖等重大奖项的突破;成功举办了中葡世纪之声交响乐周、第七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国际国内重大文化活动;完成各类演出10000多场;社会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群众文化生机勃勃;文博事业发展良好,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峡库区文物抢救保护工作进展顺利;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文化市场管理逐渐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培养了一批实用型文化艺术人才;文化研究取得新的成果;建成了重庆图书馆特藏书库、红岩革命纪念馆陈列馆、红岩魂广场等文化设施。文化事业的新发展提高了重庆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突出,为新世纪文化发展谱写新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新世纪文化发展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