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现有培训基地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培训网络体系。要围绕本地区、本部门的中心工作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任务开展培训。要勇于探索,坚持改革,挖掘潜力,在公务员培训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创立培训“品牌”,形成特色培训项目。
注重发挥我省高等院校多、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采取联合办班、聘请教师等形式,推进公务员的专门业务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文化学历教育。
(二)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
省、市行政学院和有关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要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实行教师进修制度、实践锻炼制度和学员评价制度,定期举办师资培训班,采取各种手段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计划地选聘党政领导和有关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一支德才兼备、胜任公务员培训的兼职教师队伍。
(三)加强培训教材建设。
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少而精”、“管用”的原则,按照21世纪对公务员知识。能力、素质和结构的要求,在国家人事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要在突出地方特色和创新上下功夫,组织编写适应不同层次公务员需要的培训教材,逐步形成以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锻炼、能力建设为框架的适合地方公务员特点的培训教材体系。
(四)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各项法规。
实行公务员培训年度计划备案制度。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在每年的12月份,应将本年培训工作情况、下年度培训计划报上一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政府各部门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增强培训预测、规划和决策的准确性。进一步规范培训的需求、计划、调训、教学、考试、考核和考勤工作,使之按程序科学运作。
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研究制定各级各类公务员的能力建设标准和培训评估标准,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开发评估方法,积极运用现代化评估手段,促进培训教育质量的提高。
强化培训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制度,解决培训的动力、压力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根据不同培训形式,建立培训考试考核制度,把公务员按规定参加培训和培训考试、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考核、任职、定级、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创新培训方法和手段。
树立现代培训意识和素质教育观念,要根据公务员培训的特点,大胆改革不适应的培训方式,要在开发潜力和开放办学上有所创新,充分发挥培训对象的主动性、创造性,创新培训形式、方法,开发个性化培训内容。总结实践中创造的双讲式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经验,使之不断完善,加快推广。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