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标
1、提高妇女卫生保健水平。
--妇科病普查率达到50%。
--孕产妇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4,全省降至41/10万。
--城市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95%,农村达到85%。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0%以上。逐步取消家庭接生,减少产后出血死亡率,在住院分娩确有困难的边远地区,消毒接生率达到95%以上。
--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3。
--婚前医学检查率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0%。
2、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生殖保健知识的普及率达到80%以上。
3、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的权利。
--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0.04%以下。
--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
4、提高妇女特殊人群的保健服务水平。
--预防和减少农村妇女的妇科疾病、地方病。
--使流动人口中的妇女享有医疗保健、生殖保健服务。
5、将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策略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河北省母婴
保健条例》,制定和完善妇幼卫生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保护妇女的健康权利。加大对妇幼卫生保健服务的经费投入。
2、大力推行妇幼保健保偿、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提高妇女享受医疗保健的水平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3、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完善卫生服务网络,搞好医疗、预防、保健综合服务工作,重点筛查和治疗严重危害农村妇女健康的疾病,预防和减少农村妇女妇科病的发生。加强县(市)、乡(镇)医疗保健机构的产科建设,为农村妇女住院分娩创造条件。
4、强化社区在妇女健康服务中的作用,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以居住地为主的管理模式。将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纳入流入地孕产妇保健范围。
5、加强对妇幼卫生保健人员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提高卫生保健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农村卫生保健人员实行持证上岗。
6、加强对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有关知识。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提高节育手术质量,为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节育的优质服务。
7、加强对孕产妇的生殖保健服务,保证孕产妇获得必要的医疗救助。继续实施“母亲安全工程”,重点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工作,建立运行便捷、经济有效的转诊系统及绿色通道,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