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五”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五”
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01]3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十五”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01年11月1日

上海市“十五”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


  “十五”期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调控人口、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对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为此,特制订本规划。
  一、“九五”回顾
  “九五”期间,上海市人口、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户籍人口总量增长减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分布进一步优化。
  全市户籍人口总量增长势头减慢,1995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为1301.4万人,2000年底为1321.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持续保持负增长。“九五”期间,全市每年净迁入人口为5-10万人,初步形成了调控人口迁移的有效机制。人口素质和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婴儿死亡率从1995年的10.1‰降到2000年的5.1‰,人口预期寿命从1995年的76.0岁上升到2000年的78.8岁。各类教育得到大力发展,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八五”期末的10年延长到12年。人口分布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市政建设和居民动迁,市中心人口逐步向外扩散,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从2.5万人/平方公里下降到2.2万人/平方公里,郊县农村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
  (二)就业开始与市场接轨,劳动力市场框架初步形成。
  全市就业结构趋向合理,劳动者就业从以国有、集体企业为主转变为多种所有制就业并存,外资企业等其他经济单位和个体劳动的就业人员有所上升。2000年底,国有、集体单位职工人数276.7万,比1995年减少128.3万人,下降31.7%;其他单位职工人数113.5万,比1995年增加48万人,上升74.5%。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者就业从以第二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2000年底,全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43.2万人,占全市从业人数的46.1%,比1995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13.5万人,占42.1%,比1995年下降12.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8.6万人,占11.9%,比1995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同时,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取得进展,劳动力市场体制逐步健全,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以劳动合同为主体的劳动关系调节机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了劳动力供需信息全市联网的职业介绍体系,初步形成了社会化培训机制,失业保险逐步完善,职业指导工作逐步规范化。工资开始发挥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在全国率先由政府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企业工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
  (三)社会保障的骨干框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