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绿色食品:采用高新技术和生物技术等现代手段,研制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等配套新技术,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完善并实施《吉林省A级绿色食品玉米、水稻、大豆、高粱、小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组织研究和制定果蔬、畜产品、特产、杂粮等类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按国际有机农产品标准,研究制定农产品AA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七)作物栽培:建立玉米、水稻、大豆、经济作物、药用植物、蔬菜、杂粮杂豆等节本提质增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开发专特用玉米、水稻优质米、两高大豆、优质小冰麦等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农作物间套复种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玉米大豆轮作、玉米牧草轮作、秸秆还田、覆盖栽培、培肥地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制订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和配套栽培技术规程。
(八)肥料施用:重点研究开发有机肥工厂化生产技术、精准农业施肥技术,建立土壤、施肥计算机专家系统;研究中微量元素和氮磷钾配合施用技术,有机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技术;研究开发生物肥料,研究土壤养分速测技术和提高化肥利用率技术;研究开发优质特用作物专用肥料施用技术。促进化肥施用技术向高浓度、复合化、专用化、长效化方向发展。
(九)土壤改良:研究开发有机生物肥料技术、秸秆生物快速腐熟技术、培肥改土技术、轮作技术、种草种树技术、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
(十)农业机械:重点研究和推广复式作业农机具,推广单双行精量半精量播种机、深松机、灭茬机等与节本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相配套的先进实用农机具,重点向实现深松、深翻、精量播种、收获等全程机械化作业的目标努力。
(十一)农田水利:重点研究灌涝区改造、盐碱地治理、渠道防渗、量配水设备、节水灌溉管理等项技术,科学制定节水定额,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促进以节水、节肥、节能、增产为主要目标的节水农业不断向深度发展。
(十二)水土保持:重点开展水土保持和防洪减灾规律的研究,加大水蚀和风蚀治理措施、湿地保护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研究和应用。结合发展高效农业和农民增收致富,开展生态林、果树栽培、草产业引种繁育技术的研究。
(十三)能源利用:积极开发、引进省柴节煤新技术,节能地炕和新式节能吊炕技术,“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和沼气工程技术,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技术。
(十四)生态环境:重点研究西部盐碱洼地改造与综合治理技术,宜耕农田高产高效与土地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技术、草场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重点研究中部农区秸秆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培肥地力技术,秸秆过腹还田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能力;重点开展长白山野生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开展可再生能源建设。研究中西部农田防护林更新技术,加快农防林更新步伐;研究抗旱造林、盐碱沙地荒漠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研究低质低产林改造技术,提高林分质量。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