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省经济腹地小,工业产品市场容量有限和西部地区原料市场有限的实际情况,不失时机地加大双边市场开放的程度。
1.积极开拓商品市场。适时地在西部地区选择一个中心城市建立福建产品销售中心,并逐步建立以大中城市为核心、覆盖整个西部地区的营销网络。鼓励商贸企业通过投资、合资、加盟、特许经营、总代理等形式,在西部地区建立一批商贸连锁网点、分销网络。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发挥专业市场的品牌效应和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专业市场的扩张和边境贸易的发展,促进福建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使福建产品在西部市场和边境贸易中占有更大的份额。通过组织企业参加西部地区举办的各种商品交易会,以及有计划地在西部省区举办福建产品展销会,扩大闽货在西部市场的销售份额。
2.积极开拓劳务市场。组织引导农民到西部地区开展季节性或常年性务农务工,租赁、承包土地,进行农业、畜牧业开发和植树造林,以及承接劳务工程等,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3.积极组织引导西部地区来我省开拓市场。在大力开拓西部地区市场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西部地区到我省来开拓市场,特别是开辟我省的原料市场,促进西部地区基础产业的发展和资源开发。
(七)联合拓展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
1.发展边境贸易。在西部边境口岸建立出口加工基地,依托边境省、区和周边国家的跨国贸易市场进行边境贸易。
2.联合拓展国际经济合作。鼓励我省企业与西部企业合作,组成企业集团,“走出去”发展,向与西部边境省、区接壤的周边国家拓展经济合作。
3.帮助西部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我省对外开放优势,联合港、澳、台客商,采取合作或股份制形式共同参与西部开发,拓宽西部对外联系渠道。继续办好我省各种形式的招商会、洽谈会,邀请西部省、区参加,为西部省、区吸引外资提供“窗口”与场所。
(八)加强人才交流与技术合作
1.积极引进西部人才。利用西部科技人才优势,特别是电子技术方面的优势,引进人才开发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新产品和配套零器件,促进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兼职形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的方法和措施。
2.积极推动西部地区和我省在科技领域的合作。鼓励西部地区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与我省合作,以加速其先进适用技术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进程。
3.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两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合作。扩大学科、师资、校际之间的进修、访问、兼职讲学、对口挂职等交流。发挥我省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及师资培训服务上的优势,包括民间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帮助西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基础教育。与西安、成都、重庆等地的部分大学建立大学本科生走向委培制度,以缓解目前我省高校不足的问题。
4.制定有利于人才流动的人事、人才政策和户籍管理制度。制定激励政策,引导人才参与西部开发。放宽我省经济建设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的落户条件。与西部地区开展科技人才相互挂职交流锻炼,鼓励科技人才以兼职、短期服务、承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西部开发,落实人才来去自由政策。加强与西部重点省、区的联系,定期发布西部人才需求信息,举办西部人才招聘洽谈会,为东西部人才流动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支持等。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