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计委福建省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二、我省与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性特征
  我省与西部地区之间的互补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资源、人才与教育结构、区位、产业、市场等方面。
  (一)资源的互补。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居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全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约占全国的50%以上。据统计,我国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潜在价值33.7万亿元,开发潜力巨大。其中煤炭保有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国陆域储量的23%左右,天然气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域总量的58%以上,全国近62%的镍和57%的铂储量集中分布在甘肃省,97%的钾盐储量集中分布在青海省。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具有类型全、品位高、特色强的特点,荟萃了一批世界级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旅游王牌景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都很丰富。西部地区的土地后备资源、特种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然而,西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程度不高,平均每平方千米的地勘投资不足东部地区的1/5,多数矿产资源的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较低。旅游资源开发除陕西和云南外,其他省区的开发水平还很低,需要寻求对外合作。福建是个矿藏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据预测,到2020年,全省除钨、玻璃砂、型砂、标准砂等4种矿产能满足或基本满足福建省经济建设需要外,其它许多关系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命脉或发展后劲的矿产资源都比较短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制约我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能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西部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我省工业相对接,必能较好地解决我省发展的资源约束,为我省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后劲,使我省产业在国内、国际上更具竞争力。
  (二)人才和教育的互补。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省市都集中了一些科技实力很强的高等院校、企业和研究院、所,许多方面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加强与川、渝、陕、甘等西部地区的科教合作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省劳动力中相当一部分受过正规中高等教育或专门的职业技术培训,有一定的文化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和营销水平,可为西部开发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三)区位的互补。福建地处东部沿海,具有港口优势、“窗口”优势和毗邻港澳台优势,而西部地区则与十多个国家接壤,疆域辽阔,可直接面对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等国际大市场,这种区位上的互补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产业的互补。首先,福建经济多为“两头在外”的经济,原材料供应大都依赖省外市场,与西部地区开展合作,可使福建的一些产业和产品变“产地销”为“销地产”。其次,福建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但仍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如我省许多行业特别是加工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重复建设,使一些产业生产能力饱和过剩,部分生产能力闲置,而这些产业的产品在西部市场却仍有一定的市场潜力。我省若能充分利用西部地区拥有较低廉的劳动力、土地及原材料的优势,适时把一部分加工类的产业转移到西部,既能开拓西部的市场,也可以促进我省产业升级和产品转型,使我省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