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修改完善安全监察和定期检验制度,实行分级管理,计划定检,严格监检,落实责任,建立科学、高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4、规范操作。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锅容管特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
三、普查整顿的方法步骤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和厂内机动车辆普查登记工作要同时进行。气瓶的普查工作要与贯彻执行新颁发的《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推行气瓶固定充装制度相结合。游艺机和游乐设施、客运索道的普查整顿工作要在省质量技监局的统一安排下进行。2002年10月底前完成我市在用锅容管特设备的普查登记工作。具体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1年11月底前)。
1、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具体负责实施这次普查整顿工作,各级劳动、经委、工商、卫生、旅游、城建、教育、公安、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抓好这项工作。市普查办公室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组织普查队伍。市区抽调熟悉业务、执法水平高的专业人员30~40人,组成10~12个普查组。各县(市)也组织相应的普查队伍。普查人员统一由市普查办公室组织培训。
3、筹建市级中心数据库和各区、县(市)的数据库。
第二阶段,试点阶段(2001年11月至2002年1月)。
在余杭区进行普查整顿工作试点。
第三阶段,全面普查整顿阶段(2002年2月至2002年10月)。市本级、各区、各县(市)同步进行。
1、逐个单位查清在用设备的数量、类别、安全状况,并逐一填表登记。
2、对需要定期检验的设备,及时安排检验;对不符合安全使用条件的设备进行清理,提出整改意见;对经整改后仍不能满足安全要求且无修理价值的设备和无证制造的设备,坚决予以强制性报废。
3、对己填写“设备(普查)注册登记表”的设备,应统一编码,及时将内容录入计算机,并发放使用证或牌照,由使用者将使用证号码悬挂在锅炉房内,并在锅容管特设备的显著位置上喷涂或打钢印。
第四阶段,总结讲评阶段。
在各区、县(市)总结讲评的基础上,全市进行总结讲评,表彰先进,总结经验,并进一步抓好长效管理措施的落实。
四、搞好普查整顿的几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