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继续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经济的决议

  (二)基本解决了老区三个层次的脱贫问题。5年来,全省扶持173个有老区的乡镇实现机动财力30万元以上,全省有老区的乡镇全部实现脱贫;扶持3954个有老区的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有老区的行政村脱贫率达到96%;扶持5866个老区自然村的186万多人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基本解决了全省老区群众的温饱脱贫问题。
  (三)基本解决了老区的“五难”问题。这5年是解决老区“五难”问题最多的时期。经过去年“扶贫两大会战”,有老区的行政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超过议案办理方案总体规划提出98%通公路的目标。有老区的行政村已全部通电话。到2000年底,全省老区自然村的通电率达到99%,比议案办理方案总体规划提出的指标超出1个百分点。5年来扶持2228个老区村庄修建饮水工程,使132.1万老区人民的饮水状况得到改善。全省99%有老区的乡镇已办有初级以上中学,99.6%有老区的行政村已办有小学,实现了“普九”义务教育,老区学生上学难问题已基本解决。97%有老区的行政村设有卫生站或医疗点,基本解决了老区群众的看病难问题。
  (四)老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大加强。各地在抓好老区经济建设的同时,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使“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有老区的乡镇实现了镇镇有文化室、电影院,有老区的行政村全部通广播电视,老区自然村的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各地修复了一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革命活动旧址和烈士纪念建筑物,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弘扬光荣革命传统教育,坚决打击“黄、赌、毒”,破除封建迷信,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成了老区人民的自觉行动。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和理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老区的基层组织得到加强;选举任用了一大批群众信赖、德才兼备的村干部,成为老区治穷致富的核心。
  三、当前老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省老区多数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和沿海,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当前仍是我省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经济仍较脆弱。这几年老区的经济是在低起点的基础上发展的,大多数老区经济结构单一,集体经济基础差,群众生活水平偏低。据统计,2000年全省还有469个有老区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未达3万元,还有不少“空壳”村;全省老区还有30万人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
  (二)基础设施仍不完善。虽然去年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机动车,但标准仍然比较低,多是沙土路。有393个老区自然村未通电,10.8万多人的照明和生产用电未解决。老区学校仍有少部分是泥砖房、危房,教学设备残旧。一部分老区仍存在饮水难问题,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粤北贫困山区及沿海水质型缺水的地区。许多老区乡村的水利设施由于缺乏资金维修,现在失效多,隐患多。还有276个有老区的行政村未有卫生站或医疗点,当地群众仍存在看病难问题。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