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农业科技教育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实现三农互联、省市贯通、院所相联。加快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业专家信息系统。到2005年要建立健全省级农业信息中心和农业信息网,完善市、县(市)农业信息采集、加工、传递和发布的网络体系,建立农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网。示范县(区)要建立农业信息网并与省级网络相联。
4.体系建设目标
(1)健全农村科技推广与培训体系。到2005年要建立起以县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龙头,乡村服务组织为网点,上挂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下联专业组和农户的农技推广网络;以高等教育为龙头,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教育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2)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到2005年要逐步建立起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以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内容,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教育院校(所)为依托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竞争有序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建设。到2005年全面实施全国农科教结合“百县千乡万村”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211”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网络(2个农科教结合示范区、10个示范县、100个示范乡镇);进一步扩大科企结合试点示范的范围,精心选择20个具有先进性、代表性和持续性的重点企业继续开展科企合作,进一步总结经验,面上推广。建立10个省级农科教结合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按照“先一步、高一层、出经验、出成果、出效益”的要求,把示范园区建设成为当地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基地。
(三)基本任务
1.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抓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在基础教育中积极引进职教因素,在农村中学推行“3+X”和“双证制”等教学模式。在抓好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逐步实现由应试型、升学型向技术型、实用型转变,提高未来农村劳动者素质。
2.大力发展农村职成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及百万农民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充分发挥农业职业中学、农广校、农函大、农机校、文技校和乡镇企业培训中心的作用,以贫困地区、山区为重点,以村主干、科技致富带头人、乡镇企业职工、农村专业户为主要对象,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农村管理、技术人才。以农业高校成教学院、农校、农职校为主阵地,努力抓好乡村干部、农业专业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