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企业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改制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之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市场主体。二要加快转变运营机制,改革以劳动、用工、分配为重点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鼓励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开发、创新的积极性。三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展研究开发,加强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四要加大对技术开发的投入,加快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优势扩张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新建10个以上市级技术中心,力争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实现我市8户国家重点企业全部建立技术中心的目标。五要加快建设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支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技术交易市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和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担保中心等中介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企业化管理,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此项工作由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加快推进。
(四)按照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快一批专业性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当前重点是抓好重庆移动通信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光电工程中心、重庆农业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和重庆环保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建设。采取依托高校、集合相关领域的骨干企业,共同组建以上工程研究中心,直接服务于企业,力争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待发展成熟后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同时,要支持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的国家级仪表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重庆煤炭研究所的国家级煤矿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的发展。市级科技三项费用、预算统筹基本建设资金要支持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此项工作由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具体负责,加强管理,狠抓落实。
(五)支持在渝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中的作用
加强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在渝高校要围绕三大先导产业、调整专业设置,扩大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增设相关专业博士点、硕士点,组建软件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等二级学院,为三大先导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此项工作由市教委牵头,市级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力推进。
(六)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积极开拓市场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高科技
一是鼓励创业投资。尽快完成创业投资机构的有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民间资本设立创业投资公司或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此项工作由市计委负责。二是要按照市场化原则,有效发挥市财政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化贷款风险担保资金和1亿元风险投资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此项工作由市计委、市科委和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是发行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科技园区建设的地方企业债券。此项工作由市计委、市证管办按国家规范进行操作。“十五”初期,市财政为北部新区安排5000万元启动资金,加快北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市政府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支持软件产业、信息制造业和重大信息化项目。此项工作由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计委、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组织使用。
(七)抓住机遇,落实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