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以三大先导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

  2.三个重点园区。
  ―重庆生物医药及新药园区。该园内拟布在北部新区,其功能定位是生物医药和新药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以生物医药及新药中间试验、工业性试验和规模化生产为基本方向。吸引国内外企业和医药技术持有者进入园区,共创中国西部“药谷”。当前应尽快完成园区控制性祥规和产业发展规划,按商业原则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早日启动医药产业化项目。
  ―新型医疗器械园区。布局在北部新区高新区拓展区内。功能定位为新型医疗器械研发、规模化生产基地。当前重点抓好新型医疗器械产业园区建设方案报政府审批。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市内外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特别是在市内已形成初步器械生产企业进入园区做大规模、做亮产业。同时引进外部投资者入园开发实业。
  ―西南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依托西南农大、西南师大等高校和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重庆市大学科技园北碚园区现有基础上,扩大建设在西南生态农业示范区。示范区应在生物技术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及成果孵化、产业化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示范。以项目切入加快建设,形成规模,争创国家级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同时,要继续抓好渝北现代农业科学园区、巴南现代农业园区、合川农业高科技园区和荣昌畜牧科技城的建设和产业化推进,使之成为国家级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的拓展分工
  (三)环保工程。
  按照“十五”基本建成国家环保产业基地目标的要求,以污水、垃圾、烟气脱硫、洁净汽车等治污技术产业化、装备生产本地化和工程一体化为主要发展方向。环保产业“十五”期间在2000年7.6亿元的基础上,每年以不低于48%的速度增长,“十五”期末总产值达到55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9%。
  1.三大专项。
  ―环保技术开发及装备制造专项。主要有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洁净燃煤技术及装置和城区燃煤锅炉改造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及装置产业化;以城市生活污水和特种工业废水治理为重点的污水处理技术及装备产业化;以城市固体废弃物和工业垃圾处理为重点的垃圾处理技术及装备产业化;天然气汽车成套技术开发及装备的国产化。以上四大领域的一批产业化、国产化项目已得到国家计委专项资金或外国政府贷款的支持,当前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要求,抓好项目按计划进度实施,及早完成项目技术开发和关键装备产业化、国产化,实施好示范工程,力争在三峡库区水环境工程竞标中争取到更多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工程项目,作出工程示范。同时,协助市机电集团、重钢集团、市电力公司、市水务集团、四联集团等有条件和优势的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引进,整合利用巨大的存量资产,车工发环保装备,逐步拓宽市场。
  ―资源综合利用专项。从我市工业重化结构的实际出发,重点抓好规模化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制建筑砌块,脱硫石膏开发优质硫酸钾、装饰材料,污水厂污泥制肥料,铬渣无害化处理,废旧汽车综合加工处理,废旧塑料、橡胶轮胎回收处理等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
  ―环境工程一体化专项。结合三峡库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城市清洁能源等环境工程建设的需要,推进我市环保工程设计、环保技术开发、环保设备制造及成套、建筑施工、安装调试、运营管理一体化,培育一批环保企业集团成长,壮大我市环保产业。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