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清思路,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和目标
(一)“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按照我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和“科教兴渝”战略的要求,“十五”期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思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科教兴渝”战略;坚持实行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科教体制转换,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支撑,把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
“十五”期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25%,到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全市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60%,为建成长江上游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十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和区域布局
“十五”期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突出抓好三大先导产业,两大优势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个领域,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优先发展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三大先导产业。力争在2000年三大先导产业产品产值58亿元的基础上,以不低于40%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产品产值达到330亿元左右。“十五”期间,三大先导产业重点抓好12个专项、40个重点项目及6个特色专业园区建设。
―巩固壮大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两个优势产业。力争在2000年产品产值131亿元的基础上,持续稳步发展,到“十五”期末产品产值达到250亿元左在。“十五”期内,两大优势产业重点抓好新型汽车和摩托车、发动机、微机电、自动化智能化仪器仪表、新型铝型材、氧化铝超微粉、镁合金、纳米材料、轻轨交通关键技术攻关及国产化等9个重大专项和1个专业园区建设。
―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争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2000年267亿元的基础上,每年以不低于30%的速度增长,“十五”期末总产值达到1005亿元。“十五”期间,要加倍努力推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中的推广应用,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传统工业进行大规模改造,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提升和结构优化,对传统服务业进行信息化改造。重点抓好工业领域100个技术创新项目和100个结构调整项目,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10个“百万工程”项目,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政务、商务、金融、旅游、教育等领域的信息化。
按照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目标和功能定位,根据“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构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总体布局原则,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分布是:在都市发达经济圈构建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高增长极;在渝西经济走廊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带,带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在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点扶持开发特色优势资源,引导农业产业化走向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库区优势资源增值转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