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土壤肥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承担农业部布置的土壤地力监测任务;承担全省土壤地力监测、土壤样品分析、植株分析工作;承担全省复混肥料检验登记检测和技监部门委托的肥料市场质量抽查、监督任务;指导市、县开展土壤地力监测、肥料质量监督等工作。中心的建设参照国家《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1995)等标准进行。
(二)建立、完善4个省级杂交水稻亲本提繁基地;19个省级区域性良种中心(其中10个同时建成省区域性农作物种子、种苗和畜禽质量监督检查站)。
完善湛江、韶关、梅州、肇庆等4个省级杂交水稻亲本提繁基地建设。亲本提繁基地承担为全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俗称“制种”)提供高质量的亲本种子。亲本提繁基地的建设标准参照农业部《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GB/T17314-17319-1998)的基本要求,购置、完善必需的仪器设备,增强水稻品种提纯复壮、繁育的能力,满足全省杂交水稻生产的用种需要。
完善19个区域性良种中心(其中:农作物良种中心13个,畜禽良种中心6个)建设,主要完善中心必需的设备、设施。农作物良种中心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相关实验室及配置相关的仪器设备,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试验示范基地,主要包括观察圃、温室大棚、科技培训、资讯设施设备、样品展示室、档案室等。动物良种中心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动物良种和技术引进、品种改良的相关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实验室、兽医室、畜禽栏舍、科技培训、资讯设施设备、样品展示室、档案室等。选择10个省级区域性良种中心建成区域性农作物种子、种苗和畜禽质量监督检查站,购置部分必需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提高检测监督水平。
区域性良种中心通过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的管理方法,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成为区域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的窗口,通过提供优良种子、种苗,成为优良种子、种苗的繁育基地。中心承担引进和改良区域应用的主要动植物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指导各县级良种推广分中心开展动植物良种和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工作。
(三)建立、完善50个县级良种推广分中心和100个区域性乡镇良种推广中心站。
完善50个县级良种推广分中心建设,主要完善示范、推广等工作所需的条件,包括实验室及配套仪器设备设施、温室大棚、科技培训、资讯设施设备等,以提高开展示范、推广等工作水平,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各分中心承担引进和推广区域性应用的主要动植物优良品种,指导各区域性乡镇良种推广中心站开展动植物良种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
县级良种推广分中心通过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的窗口;通过接受农民咨询、印发信息资料等形式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并通过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形式,把县级良种推广分中心办成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的“田间学校”;通过提供良种、良法,成为优良种子、种苗的繁育基地。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