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做好筹措教育经费加大教育投入的通知

  (四)捐集资等社会力量办学
  1.农村学校改造危房确需集资的,应根据“自愿、量力、受益”的原则,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乡(镇)进行农村学校危房改造集资,必须经乡(镇)政府报区县(自治县、市)政府批准后执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农村村小确需改造危房的,可按规定程序和限额,通过“一事一议”向村民筹集资金和劳务。
  2.积极鼓励境内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单位、企业和个人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设立助学金、奖学金、科研基金的各种捐赠,经审核确认,允许在税前列支。对捐资助学的企业和个人,由当地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对捐赠者个人其子女就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3.企事业单位举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保证稳定的办学经费,并逐年增长。准备移交地方管理的学校,在移交前必须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4.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通过市场运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公民个人办学,并按有关政策规定给予支持,减征或免征有关税费。
  (五)教育扶贫和融资
  1.继续开展对口扶贫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支援贫困、远边地区、三峡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继续搞好“双百工程”。
  2.继续开展教育融资活动。积极推行学生助学业贷款、教育贷款、教育储蓄及教育保险等工作。
  二、教育经费的管理
  (一)要按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原则,加大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经费的统筹办度。要按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县级政府对教育经费的统筹权。乡(镇)教育经费预算由乡(镇)按区县(自治县、市)统一标准统筹,由区县(自治县、市)教育部门商财政部门统筹安排,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务委员会审定。
  (二)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2001年起,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发放统一上收到区县(自治县、市),实行财政统一发放,并由区县(自治县、市)级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工资统发专户”,进行专项管理。
  (三)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由学校提出项目建设计划,教育、计划和财政部门共同审核,计划部门下达投资计划,财政部门纳入基建支出预算,并按基建支出预算、投资计划、配套比例和工程进度拨付资金。
  (四)征收的城市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目前,重点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乡用”,不得挪作他用。
  (五)其他多渠道征收的有关经费,由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使用计划,商财政部门后,及时安排下达。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