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情况的报告
(冀政[2001]67号)
国务院:
收到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转来的朱镕基总理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关于确保县乡干部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建议》一文上的批示,省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立即对我省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今年我省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情况
今年国家增资政策出台后,根据国家关于允许欠发工资的地方推迟出台增资政策精神,我省138个县、35个市辖区中,有92个县、2个区因财力不足不出台调资政策,能够出台增资政策的有46个县、33个区。按调资前工资标准,今年1—10月份全省只有张家口市的赤城、怀安两县欠发工资1488万元。与今年1—9月份相比,全省欠发工资额减少857万元,下降36.55%。在今年调资部分县不出台的前提下到年底可基本解决欠发当年工资问题。
尽管我省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欠发问题得以基本控制,但这是在上级转移支付大量增加和部分县不出台今年调资政策的基础上取得的。从调查分析看,当前影响工资发放主要有收入增幅低,人员多,债务重等原因。
(一)减收较多,影响收入进度。一是因灾减收。据统计全省因灾短收总共减少收入31636万元,涉及11个市、82个县,为当年财力的2.85%。其中张家口市农业税减少4100万元、承德市农业税减少1200万元,对当地财政收入影响较大。二是国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政策,部分县关闭了一些对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小企业,在新的增长点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县级财力减少较多。如邯郸市磁县关闭了一批安全无保障的小煤矿,客观上影响当年收入1500万元。三是市场波动,影响收入完成。保定市顺平县因欧洲疯牛病和口蹄疫流行,影响肠衣出口,减少税收700万元。张家口市崇礼、赤城两县因金价下调,今年分别短收500万元和800万元。
(二)财政供养人员多,财力难以负担。全省县级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4%,超过这一比重的有82个县,其中有18个县超过3%。2001年调资转移支付中央测算我省财政供养人数183.6万人,比我省2000年决算人数少16.8万人,这16.8万人的增资没有来源。
(三)政府债务沉重,影响工资发放。政府债务不仅使财政风险加剧,而且还直接导致可用财力减少、资金调度困难,进而影响到工资发放。据初步统计,当前全省县级债务余额248.9亿元,相当于2000年县级可用财力的1.9倍,平均每县负债1.3亿多元,平均每个县财政供养人员负债1.8万元。全省138个县中,负债总额在2亿元以上的就有30个县。一些县由于还债影响工资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