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市、区两级人大、政协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专题视察、工作质询等方式,加强对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进程,每年组织3至5次工作汇报和检查督促工作。新闻舆论部门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职能,对暴露出来的问题适时曝光,促使整改。
4.建立依法管理机制。按照市“依法治市”工作规划,以市人大和市政府名义颁布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城市绿化条例》、《
宁波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宁波市文明社区创建管理规定》等20多个地方性法规,使创建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5.建立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力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创建活动资金,不断改善城市基础设施。近三年来,城市建设累计投入达217亿元。五年来市。区两级在文明社区创建中,共投入经费10.6亿元。今年起,市财政每年增加安排1000万元,区、街道配套安排150万元,专项用于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二、始终坚持把提高市民整体素质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要务
1.广泛深入地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在全市不断兴起了学习理论的新高潮。先后用三年时间,组织全市广大党员群众开展了“港城市民新形象”、“创新精神”、“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等三次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在全市28万多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双学双争”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自立意识等大大增强,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2.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爱祖国、爱港城、爱家乡”为主题,坚持不懈地开展了爱国主义的系列教育。在全市连续7年开展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周”和“国防宣传教育周”活动,每年受教育人数达120多万人次。这几年,我市在城市建设中多次进行涉及大批单位和数万市民的大动迁,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支持。
3.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近五年来,充分利用基层党校、市民学校等阵地广泛开展了公民道德学习教育活动,使80%以上的市民受到了教育。连续十年坚持在全市组织评选精神文明建设十件新事活动,总结宣传了在全国有影响的爱国拥军好母亲嵇蓉珍、烈火中永生的好战士黄东华等一批重大典型,以先进典型激励和教育广大群众。在全市十个重点行业深入开展了“创文明行业,让人民满意”系列活动,主要“窗口行业”的群众满意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坚持开展了思想教育、公民道德、科学知识、文化艺术、学法用法“五进家庭”活动,五年来,全市共评选出“五好文明家庭”36.7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