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坚持发展和规范并举原则。“两社两化”建设,既要加快发展,又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
三、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两社两化”发展
(一)大力发展综合服务社。综合服务社,是按一定地域(通常以村或社区为单位)组建,具有综合性和兼容性,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延伸供销社服务网络、开拓农村市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供销合作社要通过与村委会、居委会或农民、居民联办、自办、职工领办等形式,本着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服务群众的原则,积极兴办综合服务社。根据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各种需要,在“综合”二字上做文章,在“服务”二字上下功夫,为农民优惠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收购农副产品和废旧物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供技术、信息咨询,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二)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是把从事同类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组织起来,实行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各级供销社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按照合作制原则,兴办种殖、养殖、流通、加工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大力提倡供销社特别是基层供销社通过牵头兴办、参股联办、提供服务等形式,与种养大户、购销大户和各类经经济组织共同组建发展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通过优惠购买、二次返利、按股分红等方式,增加社员收入,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向心力。在此基础上,组建跨区域、跨所有制的专业合作联合社。
(三)大力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各级供销合作社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在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争当主力军。要坚持“大中小型并举,高中低档并重”原则,重点发展加工型、流通型龙头企业。当前,既要通过“三改一加强”,把现有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改造为龙头企业,又要通过选准项目,发挥优势,新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坚持围绕龙头、突出特色、连片开发,建设商品基地,在全市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中发挥好作用。要下大功夫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技术水平先进、管理体系健全、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同农民联系紧密的支柱型龙头企业。
(四)大力抓好商品连锁化经营。连锁经营是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将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流通领域,总部宏观管理、配送中心专门负责采购和配送,分店负责具体销售,相互间职责明确,协调配合,以获取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经营方式。各级供销合作社要着力构建新型的连锁配送服务体系,通过靠大、联大的方式,主动与国内外、市内外大企业合作,发挥口牌优势,加快商品经营连锁化。依托系统内外的龙头企业、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大商场、配送中心、连锁店、便民店,积极发展农资、农产品、工副食品、药品、烟花爆竹、食盐、卷烟等商品的连锁、配送经营,为农民和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优质服务。
(五)大力抓好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不仅关系到供销社服务功能的发挥,而且关系到“两社两化”的长远发展,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壮大其服务功能。在今后一个时期应突出抓七大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农产品市场及网点服务体系;二是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三是农村日用品消费服务体系;四是再生资源购销服务体系;五是科技与信息服务体系;六是人才培养选拔、任用、管理体系;七是社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通过七大体系建设,为“两社两化”和“三农”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