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推进工程
素质教育推进工程的主要内容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灵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工作,实施科普、劳动技能以及身心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改革教育体系和评价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起具有21世纪特色的现代教学体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改革教学方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制度;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教育试行弹性学习制度;加强素质教育的研究和探索,继续抓好素质教育实验区、联系具的实验工作,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模式与经验;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督导体系,加大督导评估力度;基本实现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
(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工程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针,在全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调整新增新建100所普通高中、40所中等职业学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支持海岛、山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鼓励完全中学初、高中分设,扩大普通高中办学容量;普通高中开展“二一分段、高三分流”试验,高二后分流的学生参加为期一年职业教育,合格者发给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文凭;中等职业学校试办综合课程班,对自愿参加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的学生,符合毕业条件者同时发给普通高中毕业文凭。
(三)高等教育发展工程
高等教育发展工程的主要内容是:走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并举的路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的办学积极性,积极引进外资、外资办学,拓展高等教育发展空间,增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后劲,完成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任务。建设福州地区大学城,总规划用地1.5万亩,完成一期建设计划,在校生达3万人,成为以理工科教育为主的本科教育可持续发展基地;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辟新校区,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支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新校区建设,其中厦门大学新校区在校生达2万人,华侨大学新校区在校生达1.6万人;支持我省重点高校采取自建或与国内知名高校共建方式,扩大高校工科专业比例;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人民政府举办一所多科性的本科院校;大力发展社区性高等职业教育或社区学院,调整组建30所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一批万人规模以上的大学,全省高校校均规模达4000人以上,其中本科院校校均规模达7000人以上。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境外著名高校独资、合资在福建依法举办分校或创建新校;争取若干所国内著名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来闽办学和扩大招生;加快发展社会力量举办的高等教育,在本科院校试办二级民办学院,民办高校达到16所左右;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资源,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完善高教自学考试制度,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