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行避孕节育方法的知情选择服务,根据育龄群众的身体状况,指导群众选择以长效避孕为主的节育方法,充分尊重育龄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健康权,在保障育龄群众身心健康的同时,不断提高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
(五)建立以依法治市相配套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体系
要强化依法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把计划生育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转变工作作风,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依法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相关法规,及时制定我市的地方性法规,使之配套完善,保证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六)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主线,建设新型生育文化
积极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深化宣传教育内容,创新宣传教育方法,提高宣传教育质量和效果。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社区文化建设综合规划中,在广大育龄群众中构建先进生育文化,全面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在宣传教育内容上,要从宣传法规政策,逐步向宣传科技知识扩展,加强男性和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满足不同人群对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在宣传教育方式上,要采用现代化手段,充分发挥媒体、信息网络和企业文化等作用,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由单纯的说教式向平等、对话、咨询等多形式转变,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宣传教育的效果评估,从注重过程评估逐步向效果评估转化,着重评估宣传教育的覆盖面、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和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
要进一步落实对计划生育家庭和独生子女的各项优待政策。在城市,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坚持集体经济股份分红与计划生育挂钩,全面开展双农户独生子女父母和双女户养老保险。在此基础上,本着政府支持、群众自愿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
(八)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信息化管理机制
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和电视、报刊、电台等传媒的宣传教育作用,尽快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三网一库两系统”(人口与计划生育公众网、广域网和局域网,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信息数据库,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咨询系统和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信息服务系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