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前,乌鲁木齐市人均绿地面积只有4.6平方米,还远远达不到《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规定的到2005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以上的要求。各单位应自觉拆除围院的商业平房和围墙,市政府要强行拆除妨碍城市景观和占用绿地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广告牌等,扩大绿化用地。应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扩大市区绿地面积,避免新的高大建筑物过度集中,尤其是拆迁建筑用地要确保不低于30%的绿地率。
三、调整乌鲁木齐地区燃料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在燃料结构中的比重,对暂不能使用清洁能源的,应强制推广使用清洁燃烧技术。近几年来,乌鲁木齐地区燃用原煤总量800万吨的指标没有根本的改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受使用方式和价格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推广和普及。乌鲁木齐市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专题研究天然气使用问题,大力推广家庭式壁挂炉和单元式自动燃气炉。
四、在天然气供应不到的区域继续加强实施集中供热。一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二是政策保障,积极解决拆并锅炉的热贴费问题。三是集中供热,打破垄断,实行市场经营机制。
五、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全面实行“土地置换,退二进三”政策,把乌鲁木齐市远郊的土地优惠、优先出让给城区工业企业,鼓励工业企业以土地置换方式,退出城区,兴办服务等第三产业。采用先进的规划思路,工业区与生活区分离,确保生活区的环境质量。
六、在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方面,除继续加大实施现行的机动车清洁燃料改装、加气站点建设等污染控制措施外,建议限期淘汰乌鲁木齐市区在用的柴油机动车辆,农用车辆不得进入市区,实行新购置机动车不符合环保标准不予落户的政策,从源头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七、实施乌鲁木齐地区人工影响天气计划。根据乌鲁木齐地区天气形成过程,进行人工增雨增雪,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八、人口快速增加是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建议严格控制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积极发展乌鲁木齐市的周边卫星区,有计划的分流乌鲁木齐市市区人口。发展卫星区,首要的任务是要把城市基础设施“骨架”拉开,完善卫星区的社会保障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