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2年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工作要点的通知

  (三)推进文化系统体制创新。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稳步推进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图书馆等公益性、公益经营型及经营型文化单位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着重解决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形成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切实转变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把精力集中到依法行政、加强监管、搞好服务上。
  九、做好入世的应对工作,提高经济竞争力
  加快实施《应对加入世贸组织行动纲要》。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要求,认真清理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凡是与WTO规则及我国对外承诺不相符的一律予以取消或修正。深化细化我省重点产业、行业应对措施,推进优势企业资产重组,提高国际竞争力。研究和利用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条款,制定相关产业保护措施,切实保护企业和产业正当的利益。建立和完善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工作机制。加强对世贸组织有关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支精通世贸规则、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
  十、合理引导外资投向,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一)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着力研究和解决利用外资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利用外资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效益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外资投向我省农业、重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继续办好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组建中外合资的农业企业集团。鼓励外商独资、合资、合作造林营林,促进林业领域利用外资取得新的突破。着力引进一批关联度强的大型项目带动配套项目发展,形成产业链群。积极支持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精心组织实施15个高新技术领域利用外资的工作。鼓励外商在我省设立研究开发中心。着力吸引外商投资管理公司、区域性公司总部在我省落户。推出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通过BOT形式吸引外资。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精心组织对欧美日和跨国公司的专场招商活动。强化口岸招商功能,进一步提高中国(厦门)“投洽会”、台交会、福州招商月暨海博会等重大招商活动质量。把引进外资同引进人才、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起来,特别要重视学科带头人和项目带头人的引进工作。改革资本项目下外汇资本金结汇及国内外汇贷款管理方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监管效率,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二)努力扩大服务贸易业对外开放。抓紧制定我省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规划,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现代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促进商业、物资、运输、外贸等行业之间的合作,大胆探索“货物直提、港区联动”的通关监管模式,进一步发挥福州、厦门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建立现代物流业。鼓励外商设立会计、法律、建筑、工程咨询等中介机构。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或组建中外合资金融机构。开展闽港澳台金融合作,积极引入台资银行在福建设立分支机构。继续抓好厦门作为保险业对外开放试点工作,吸引外资保险公司在我省设立经营机构。
  (三)转变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机制。改革项目招商机制,变政府招商、会议招商为中介绍商、网上招商和专业招商。抓紧设立招商引资中介机构,全面推行项目开发、推介业主单位负责制,推动招商市场化运作。
  十一、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一)充分利用入世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市场,提高对欧美日市场的开发深度。拓展港澳和东南亚市场,加大对俄罗斯、中东、东欧、非洲、拉美等潜在市场的开拓力度。坚持科技兴贸,加快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和承包工程,扩大劳务输出,整顿劳务市场。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鼓励外资企业扩大出口规模。进一步促进外资、外贸、外经的发展,实行“三外”业务融合,实施“三外”联动,构筑全方位对外经贸业务体系。
  (二)促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抓住国家对进出口经营资格实行登记和核准制的机遇,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集体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积极采取重组、兼并、改组等多种形式,推进国有外经贸企业改革,今明两年要全面完成外贸企业的改制工作。改革外贸管理体制,改变出口交易会的组织形式,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新型的外经贸支持服务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扶持力度,改善进出口融资的信用环境,建立完善的出口信用保障体系和外经贸信息服务体系。
  十二、加强闽台港澳经贸合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