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局等部门关于
2001-2010年重庆市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通知
(渝办发[2002]37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市卫生局、市计委、市财政局关于《2001-2010年重庆市结核病防治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00二年三月六日
2001—2010年重庆市结核病防治规划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我市的结核病疫情十分严重,属全国高疫情地区。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遏制结核病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我市结核病流行与防治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结核病流行与防治工作现状
结核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肺结核病。据2000年全市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市肺结核患病率为549/10万,全市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16.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3.5万。每年因患肺结核死亡约6000人。农村结核病疫情高于城市,特别是偏远山区,发病人群70%是青壮年,极大地影响了劳动生产力,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
我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在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和防治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自1992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以来,由于各级政府经费投入的增加、防痨网络的建立健全,保证了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在我市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对控制结核病疫情发挥了巨大作用,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2000年重庆市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市结核病患病率比1990年下降了38%,涂阳患病率下降了48%。
但是,我市结核病疫情仍然十分严重,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仍很严峻。主要表现在:各区县(自治县、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政府负责,多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参与的防治局面尚未形成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教育与宣传尚不普及;结核病防治能力不能适应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需要。同时,流动人口的骤增、耐药结核病的蔓延、结核菌与艾滋病毒的双重感染,也加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难度。在今后10年,如不能全面有效地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预计我市将新增加结核病患者35-5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