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2001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1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肥市统计局 2002年3月12日)


  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努力克服农业因灾减产及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基本平稳,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各项改革继续深化,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顺利实现了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十五”计划开好头、起好步。
  一、综合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运行质量继续提高。预计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3.4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09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76.36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5亿元,增长12.5%。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为10.5:48.5:41,一产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在第一产业内部,农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主要农作物面积继续调整,粮食面积调减,油料、棉花等经济作物面积增加。与此同时,农产品品质结构也得到优化,优质水稻、油菜的推广面积大幅度增加。养殖业和一些特色农产品初具规模。丰乐、丰大、牛奶公司等10家企业12项产品荣获中国首届农产品国际博览会知名品牌称号。工业内部国有控股企业比重下降,新产品产值大幅度增长;第三产业中房地产、旅游业、邮电通信业和社区服务业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44%。
  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乡镇企业改制工作积极推进;国企改革重组获得重要进展,完成了开元与佳通、神鹿与北京双鹤药业、华润与合肥啤酒、华源与合肥印染等企业资产重组工作;东南化机与安徽六方等签定资产重组合同;合肥轻骑等企业依法进入破产程序。列入省考核的98户企业,有61户已退出国有序列。城建体制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开始实施,医疗保险政策逐步完善;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
  市场物价稳中有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6%。分类别看,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上升4.1%,居住项目上升1.2%;衣着项目持平;食品、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用品、交通和通讯等价格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