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工业发展的意见
(济政发[2002]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工业结构,加快工业经济的调整、改革与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重要决策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大力开拓市场,加大工业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大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上下团结一条心,苦干实干奔“千亿”,促进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任务目标: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确保完成282亿元,同比增长12%;力争完成300亿元,同比增长18.7%。销售收入确保完成818亿元,同比增长12%;力争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实现利税确保完成85.5亿元,同比增长11%;力争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28.5%。技术改造投资确保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17%;力争完成100亿元,增长53.8%。
通过进一步加大工业投入,培植壮大电子信息、交通装备、家用电器、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等5大主导产业。到“十五”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企业集团。大企业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0%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规范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严格贯彻执行《
公司法》,规范和完善改制企业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母子公司体制;建立健全公司制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议事程序,实现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严格履行各自职责。以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在大企业中逐步引入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设立为董事会履行职责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决策咨询、提名、薪酬与考核专业委员会,逐步建立起董事会选聘、市场化配置经理人员的机制。力争两年内限额以上国有工业企业改制面达到98%,中小企业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2.大力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市场竞争力强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吸收外资、企业法人相互持股和自然人参股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大企业集团要争取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方面实现突破。对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在投资结构上大胆放开,加速股份制改造。中小企业要降低国有股比例,通过国有资产退出实施组织结构调整,依法规范运作。机电、轻工、化医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要打破行业局限,推动国有资产的重组与整合。积极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公有制企业的改革重组。推荐有发展前景的股份制企业上市,鼓励非上市公司收购、控股上市公司。济钢、山水等一批经济效益好、产品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要加快资产重组,争取尽快上市;轻骑、化纤等企业要加快实施资产重组和债转股,逐步提高竞争实力。
3.加快劣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充分利用国家核销呆坏账准备金政策,积极争取一批重点兼并破产项目列入国家计划。对个别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兼并项目,争取国家有关退出兼并实施破产的政策。继续做好重汽等已经批准兼并破产项目的实施和政策落实。加大退出力度,完善保障措施,争取两年内使部分产品无市场、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劣势国有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子公司有序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