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2002年辽宁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的通知

  辽西北干旱区:阜新市,朝阳市,以防治棉铃虫、土蝗为主。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
  ①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防治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要明确责任,层层负责,对因指挥不当,组织发动不力,造成防治失误的,要追究责任人和单位责任。自上而下形成监督检查机制,切实发挥领导、组织、协调功能,把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东亚飞蝗等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
  ②加强技术指导和宣传。
  大力宣传植保对农业稳产、保产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农民对防灾减灾的认识,在害虫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举办各类培训班,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科技录像、新技术展示等多种形式促进农民学习新技术,提高防治病虫害水平。
  ③建立安全控害示范区。
  省植保站有针对性的在全省建立一批重大病虫安全控害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广安全控害防治技术。
  2.应急防治措施。
  ①飞机紧急防治。
  2002年计划飞机防治东亚飞蝗、玉米螟、二化螟、稻水象甲1800小时,各地要提前做好农用机场检查维护和药械准备工作。其中,计划完成东亚飞蝗防治500小时,玉米螟、二化螟、稻水象甲防治1300小时,共飞行3600架次,飞防作业面积150万亩。
  ②地面专业队防治。
  在重点市、县、区组建50至60个重大病虫应急防治专业队,进行五统一防治(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时间、统一药械、统一防治),从而保证植保技术充分发挥,用药规范,减少污染,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3.常规防治措施。
  ①防治策略。
  针对不同区域重大病虫发生特点,要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中心,充分发挥自然控害能力,以农业措施、人工释放天敌、物理措施诱杀成虫以及使用生物制剂等技术控制一般发生区,对中等偏重以上发生区要科学施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防治东亚飞蝗要采取“狠治夏蝗、抑制秋蝗”办法;防治玉米螟、二化螟、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要掌握在钻蛀之前,采取打卵不打虫办法;防治稻水象甲要采用重点防治越冬代成虫,控制其繁殖基数的策略。
  ②防治技术。
  做好病虫害监测和预报工作。要重点抓好玉米螟、二化螟、稻水象甲、东亚飞蝗、棉铃虫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对于上述重大害虫要进行电视预报,使信息快速传递到广大农户手中,防患于未然。同时密切注意突发性、迁飞性和新上升病虫的发展态势,对重大病虫的预报要做到准确、快速、超前。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