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级领导重视,将减轻农民负担摆上工作重要日程。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要求,加强领导,层层签订纠风减负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把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重要日程。全省14个市及多数县区都开展了两次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纠正和解决。
省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本部门、本系统开展对涉农收费文件项目的自查自纠工作,部署快、效果明显。省政府有关部门相继成立了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处室,召开专门会议或发布文件,把检查任务落实到本部门和本系统,对农民负担监委会办公室反馈的农民上访反映的问题,都做了非常认真的调查处理。通过检查,清理了涉农收费项目,纠正了一些不合理的做法,达到了检查的预期目的。
2.认真采取措施,加强监督管理。
全省各地在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了监督管理。一是严格执行农民负担“一定三年不变”的管理办法。各地坚持对农民负担预算认真审核,严格审批。特别是在近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坚持把保护农民的利益,让农民休养生息放在首位。全省14个市除鞍山市因纠正“倒负担”问题,预算额超过1997年预算额外,其余13个市农民负担预算额均控制在1997年的水平。二是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在2000年各市县取消33项不合理收费项目的基础上,一些地方继续把清理收费项目作为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措施。三是对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按照省里的工作部署,各地对农村教育乱收费、报刊订阅摊派、农村建房乱收费、农村电网改造超标准收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据统计,全省共精简和分流教师5433人,其中民办教师2418人,公办教师3015人,可减轻农民负担1121万元。贫困县试行了教育收费“一费制”,学生负担重的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在农村建房收费专项治理上,各市都加大了力度,取消市以下自行出台的收费项目。报刊治理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为了控制报刊支出,有些地方采取由乡经管站统一订阅,各村按限额把订阅费交到经管站,村里不再发生订阅费。据对12个市统计,2001年报刊费支出2299.5万元,比上年减少1061万元,村均减少876元。纠正了农村电网改造中摊派问题。四是推行涉农收费项目公示制。各地按照中发[2000]7号和全国减轻农民负担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强化了涉农收费项目公示工作。五是强化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一方面全面推行了“村财乡代管”。全省14个市有的全面推行了农村财务“村财乡代管”,有的正在进行试点。实践证明,村财乡代管,不仅减少了人员开支,减轻了农民负担,也规范了财务制度,提高了会计核算水平,有效地控制了村级的不合理开支,避免了村级债务的增加,农民因负担、财务管理的上访明显减少,干群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另一方面坚持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村会计集体办公等制度。各地认真贯彻村级财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加大工作力度,集中解决了财务公开中内容不全面、时间不固定等问题。实行民主理财,加强群众监督。推行村会计集体办公,提高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