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进企业调整结构。促进企业加快调整资本结构,以提高资本效益为目标,精干主体、剥离辅助、突出主业,搞好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抓紧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促进企业努力调整组织结构,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兼并劣势企业,积极从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加快改组改造,努力发展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同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小巨人”发展计划。促进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在本行业难以进一步发展或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企业,要尽快进行产业转移;产品没有市场、资不抵债、扭亏无望、资源枯竭以及污染严重、无法治理的企业要依法退出市场。
3.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从2002年开始到2005年,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工艺和共性技术攻关、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等年度专项计划,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争取国债贴息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推行生产工艺过程计算机控制和财务、营销的信息化管理,开展网上经营。企业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研发和技术改造投入,积极利用国内外资金进行改组改造。加快企业同大学、科研机构合作,促进企业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有条件的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
4.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企业要建立健全财务、营销、质量、劳动、工资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推行国际质量、环境、安全标准认证,建立全过程保证体系。
5.指导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重点开拓扩大内需的市场,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展洽会。建立现代分销体系,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代理制。要重视国际市场经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二)中介组织
积极推进中介组织市场化、规范化运作,引进国外资本,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提高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
1.加快政府部门有关行政职能的剥离工作,变政府对行业的行政管理为行业的自律,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政府部门有关职能向中介组织剥离,依附于政府机关的中介组织要脱钩改制为独立的中介企业。
3.加快我省中介组织发展。依据有关市场准入承诺,吸引国外资本以入股、参股方式在我省设立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发展投资、工程、技术、管理等咨询业。
4.规范中介组织行为。抓紧制定适合WTO规则要求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和服务。
5.加强对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培训,健全资格认证制度,大力培养中介人才队伍。
三、社会与公民
加入WTO将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形成勤于学习、开放创新、诚实守信、爱国敬业、不断进取的国民品格。
(一)提高责任意识,主动应对加入WTO。推动社会全体成员把应对加入WTO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来认识。应对加入WTO不仅仅是政府及企业的工作,而与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都紧密相关,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增强责任意识,主动迎接挑战。
(二)加强思想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在全社会树立开放意识、竞争观念;培育创新精神,激励创造性劳动。
(三)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贯彻落实《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不懈地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特别是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转变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加强职业纪律。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四)建立信用社会。加强信用教育,增强全民信用观念,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制定《吉林省合同监管办法》,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活动,逐步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切实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社会风尚。
(五)树立法制观念。在全社会加强法制教育,倡导学法、知法、守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六)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教育公民主动适应加入WTO后新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公民素质、城乡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四、产业
(一)农业
加入WTO后,降低进口关税和取消出口补贴将使分散化、小规模经营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及大豆受冲击较大,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具有相对优势和出口潜力。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农业的产业与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玉米经济,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成本,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1.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发展订单农业和期货农业,培育、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组织企业、农户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加大农产品市场推介力度;创立我省非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的品牌,培育和发展各种名牌农产品;建设农畜特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大力推进农贸、贸工农结合,充分利用WTO的非歧视原则,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
2.发展玉米经济,实施大豆发展计划。在城市郊区、交通干线、东部山区和西部地区,进一步调减普通玉米种植面积。在中部玉米主产区,除积极发展糯玉米、青玉米、甜玉米等特种玉米作物和精细加工玉米食品外,主要按经济作物的属性,发展高油、高蛋白、高淀粉等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在种植上,按饲料加工和工业原料的需要,优化品种品质,实行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专用化种植,直接用作饲料的按饲料要求来种植。在营销上逐步改变把玉米当作粮食来收购的做法,按其内在成分含量的质量标准,体现优质优价,由加工、转化企业直接向农民收购。加快发展玉米深度加工和转化,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搞好玉米与大豆的轮作,实施大豆发展计划,促进大豆的加工和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