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支持发展的重点
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新产品、新技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以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项目;扶持开发一批能够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选择节能降耗、能源替代、环境治理和提高交通运输能力的技术、产品以及应用于公共设施、公益性事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选择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技术和产品开发;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技改工程为依托和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民经济运行的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增强我市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成套设备集成与配套能力。
3.编制的主要原则
坚持项目技术水平优先,对企业一视同仁。按照WTO非歧视性原则要求,对国内国外、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企业一视同仁,在全市范围选择今年的100项重点项目,使其能够真正体现我市技术创新水平和新产品、新技术项目质量。
有利于优化提高品种、质量、效益。重点选择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中的产品和技术的开发项目,重点突出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项目。
体现效益好、带动性强。结合每年国家技术创新、新产品试产和重大技术装备项目计划及我市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选择当年能够实现效益、且能发挥带动性的项目列入100项重点。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编制说明
根据《重庆市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规划》确定的“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展开4个层面,整体推进:突出3条主线,率先突破;抓好14个重点项目,稳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按照“内容上分层面,技术上分梯次,时间上分阶段”的基本原则,2002年要着力抓好80个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点项目,通过抓重点、抓示范,有计划地全面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各项工作。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类型。所选80个项目,可分为电子信息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和企业信息化这两个方面。确定8类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光电子、微电子技术产业化;通信设备产业化应用软件与嵌入式软件产业化;汽车电子产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化;重大技术装备信息化;生物信息技术应用;企业信息化(含生产过程自动化)。
项目构成。80个项目中,重点为企业信息化项目,共42项,比重达52.5%,(今后将控制在50项左右),其次为电子、微电子产业化,共11项,占13.8%(附表3)。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