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项目内容及编制说明
(一)重点结构调整项目编制说明
1.项目基本情况
2002年重点结构调整项目100项,总投资221.7亿元,据初步测算,全部项目竣工投产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784亿元、利润77亿元、税金64亿元、创汇2.394亿美元。其中确保完工项目30项,总投资33.6亿元,投产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268亿元、利润18.4亿元、税金21亿元、创汇0.054亿美元开工建设项目35项,总投资89.4亿元,投产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230.3亿元、利润25.8亿元、税收18.0亿元、创汇1.5亿美元;开展前期工作35项,总投资98.7亿元,投产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285.8亿元、利润32.4亿元、税收25.1亿元、创汇0.84亿美元(附表1)。
2.编制原则及重点
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引进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管理与我市现有产业基础相结合,做大做强汽车产业,保持我市摩托车工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坚持资源优势与市场优势相结合,稳步发展化工、医药产业坚持壮大骨干企业与发展中小企业相结合,加快发展食品、烟草工业优化结构与培育新的增长点相结合,重点培育建材工业。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一是突出能源、冶金、机械等重点行业,支持一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切实提高工艺和装备水平。二是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相结合,加快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应用,促进产业升级。三是技术改造与改革重组结合。四是支持50强企业和66户重点增长企业,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调整结构、促进升级的骨干和依托;五是按照三大经济区的规划,支持重点区县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有选择地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环保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光电子、微电子技术产业化、通信设备产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化和企业信息化工作。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更突出的位置。重点抓好耗能大户的节能和节水、工业污染治理以及开发再生能源、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煤矿安全设备改造力度。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重复建设。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同时,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技术,压缩过剩生产能力,防止重复建设。
(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编制说明
1.项目基本情况
2002年10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研制开发和产业化(包括试产项目)项目各占50%,其中属高新技术的项目占35%,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项目占65%。按行业划分的构成情况是:汽车摩托车19项,机械15项,化工10项,电子信息、仪器仪表21项,医药12项,冶金能源7项,轻工纺织12项,建材4项。总投资10.9亿元,据初步测算,全部完工后可实现销售收入74.8亿元、利税10.4亿元、创汇6039万美元(附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