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农业局等《2002-2006年杭州市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失效]

  4、工程、农艺、生物等改造措施到位率高,增产增收效果明显,达到当年改造、当年见效的要求。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及产出水平明显提高。
  (二)市级示范项目建设内容
  1、改善农田排灌系统建设。主要措施:一是新建、改建、扩建以三面光为主的排灌沟渠;二是新建、改建、改造畈内排灌机埠;三是维护、整修、疏浚老旧沟渠及河道;
  2、加强农田配套设施建设。一是新建、拓宽和整修机耕道路,实现新农机具方便、畅通进场作业;二是结合土地整治,达到土地平整,实现农田标准化;三是以田、林、路渠建设为基础,逐步进行电网、林网、机械等配套设施建设,实现农田园区化。
  3、针对性地防止和消除土壤障碍因子。一是深翻、破隔和安置暗管,防止土壤次生潜育化;二是建造梯田、梯地,开挖环沟、背沟、导流沟,防止地表水冲刷;三是挖掘机井,实行浸润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
  4、实施秸秆还田、增播绿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实现农田有机物质良性循环;实施坡薄地秸秆覆盖,推广等高栽培,采取生物防冲护坡技术,防止水土流失;实施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推广配方肥、生物肥、有机肥等科学施肥技术。
  5、针对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开展农田土壤地力及农田环境动态监测,按要求采集土壤、作物样本进行分析化验;推广优良品种、轻型栽培、配方施肥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积极推动农机作业,实施农业丰收计划。
  (三)区、县(市)中低产田改造标准及建设内容。由各区、县(市)参照市级示范工程,结合各地实际确定。
  四、中低产田改造的主要措施
  (一)因地制宜,制订规划。制订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的重要前提和科学依据。各区、县(市)政府要根据本实施意见,制订2002-2006年度的工作规划,并提出分年度实施意见。规划要以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和抗灾能力为目标,以突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及生态建设,突出本地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深度开发,突出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科技含量为方向,同时要与各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要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尽可能选择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非农保区的市级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经验收后要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二)落实政策,加大投入。中低产田改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针对我市中低产田面广量大,广大农户要求迫切,工作任务及难度逐年增加的现状,从今年起,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市政府每年投入4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市级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各区、县(市)和乡(镇)政府应高度重视,加大资金配套力度,对市级示范工程,按不少于市级投入的四倍配套。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