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村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
(津政发[2002]2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近年来我市雨雪偏少,连年干旱。特别是今年入春以来,全市降水极少,气温持续偏高,农业灌溉水源十分短缺,农田大面积欠收。持续干旱对已经开始的春季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困难,抗旱形势极为严峻。为保证春播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确保今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任务的完成,有农业的区和各县人民政府,有关委、局,有关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开展农村抗旱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牢固树立长期抗旱、抗大旱的思想,把抗旱作为当前农村的首要任务和中心工作。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农村抗旱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市经济发展的大事,作为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形象的大事,切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加强领导,做好抗旱的组织发动工作。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层层建立抗旱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任务落实。各级领导要深入基层,发动群众,抓重点,抓典型,协调、解决关键问题,指导、推动抗旱工作。
三、采取各种措施,掌握抗旱工作主动权。充分利用现有水源,搞好抗旱浇地。千方百计开辟各种水源,努力挖掘地上水,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积极向上游争取水源,做好再生水利用,增加抗旱能力。抓住时机,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大力推广工程节水、田间节水和农艺节水新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灌溉面积。选用优质抗旱的农作物品种,抓好旱作农业。加强各类水利设施的维修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抗旱服务组织的作用,主动搞好服务。要做好抗旱预案,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根据旱情、水资源和农业生产情况,制定水资源的统一配置方案,合理进行水源调度,严格灌溉用水管理。
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抗旱抓好农业结构的顺势调整,努力减少旱情造成的损失。要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节水畜牧业、养殖业、设施农业和高附加值的各类经济作物,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档次,加强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整体发展,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强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安全。要把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作为抗旱工作的重中之重,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提前完成市政府确定的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任务。要逐村逐户地摸清情况,制定出现紧急情况后确保人畜饮水的应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