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在区内粮食主产区的县(市)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实行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使商品率达到35%。
2.适当调减粮食种植面积。通过提高粮食单产,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腾出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全区计划调减80万亩的粮食种植面积用于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明显、周期短、见效快的特色经济作物。
3.加快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扶持粮食加工企业的发展,完善加工工艺,提高稻米加工、包装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优质米的产品品质。
(二)糖料蔗生产。
1.发展重点。桂林、梧州、玉林市和贺州地区退出糖料蔗生产。国家明令关停的12家糖厂的蔗区,也退出糖料蔗生产,发展其他适宜的、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重点在南宁地区和南宁市、柳州地区和柳州市等发展甘蔗生产,通过“吨糖田”的建设,使这4个优势地市糖料蔗产量占全区的三分之二以上。
2.提高甘蔗良种覆盖率。加强甘蔗品种管理工作,规范甘蔗品种市场,重点推广新台糖22号、25号、湛蔗93/159等新良种,力争高产高糖甘蔗良种覆盖率由去年的70.5%提高到80%以上。
(三)水果生产。
1.优化水果品种结构与区域布局。继续突出南亚热带水果的主导地位,突出我区特色,用优质品种取代“大路货”,扩种优质品种水果60万亩。依靠科技,实施高接换种100万亩。扩大月柿、青梅、枣子等加工、专用品种水果生产。在区域布局上,柑橙类生产以桂北、桂东北、桂南为主,香蕉、荔枝生产以桂南、桂东南为主,龙眼、芒果生产以桂东南、桂西南为主。
2.大力发展时令水果生产。要大力发展优质桃、杨桃、莲雾、番木瓜、番石榴、大青枣、李、枇杷、葡萄、杨梅、草莓时令水果生产。
3.设法使果品均衡应市。改善果品应市时间,弥补市场空缺,扩大早、迟熟品种种植面积比例。要在全区范围内使中晚熟品种之间,大宗水果和时令杂果之间,鲜食品种和加工品种之间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重点在钦州、防城港、北海市发展三月红、妃子笑荔枝等早熟水果。在梧州、贵港市扩种江口荔、沙头荔、立秋荔等晚熟水果。减少中熟品种种植面积比例,用早熟温州蜜桔、检柑、脐橙、十月桔取代部分中熟温州柑。
(四)蔬菜生产。
1.重点抓好秋冬菜开发。全区29个秋冬菜开发重点县每个县都要调整出2万亩以上的保水良田改种秋菜,进一步扩大秋菜种植面积,使秋菜开发面积达到550万亩,产量达到880万吨,产值达到75亿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