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滨海旅游业
按照“强化特色,精品领先,优化结构,综合开发,构筑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适应的旅游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提高我市旅游行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开发悠闲渔业,丰富我市特色旅游业的内涵,将我市建成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直接旅游目的地和海滨旅游城市。“十五”期末,全市旅游总收入56.43亿元,年均递增1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71亿美元,年均递增8%。到“十一五”期末,全市旅游总收入103.97亿元,年均递增1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01亿美元,年均递增12%。
规划重点建设大陆海岸带和南澳岛两个综合性旅游度假基地。市区开发重点是营造环海滨城市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保留沿海共享空间,启动南区环海岸休闲度假地带建设。澄海莱芜岛省级旅游度假区重点转向南北沿海湿地,启动种养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项目。潮阳重点营造海门半岛和龙虎滩潮阳段的旅游环境,扩大莲花峰风景区至这两个区域。南澳岛旅游开发应抓住海字龙头,带动区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配合汕头市推出海之旅,作好准备,适时推出南澳-澎湖-台湾民间旅游,将全岛建成集度假、观光、海洋文化、海上运动、海岛探险、渔家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基地。
(三)港口、海洋运输业
1、港口建设。汕头港实施总体布局,坚持建设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有计划调整老港区布局,拓展旅游空间,推进城市化建设,作好对台湾直航的准备。突出主枢纽港建设,集中力量加快完善珠池深水港区码头建设,不断提高港区功能和装卸能力;积极实施汕头港航道及外拦门沙整治二期工程,对主航道进行常年疏浚整治,2005年底前,完成汕头港航道及外拦门沙整治二期工程,使汕头港航道达到底标高-11米,宽150米,通航3万吨级散货船和2.5万吨集装箱船。建设广澳港区一期工程,力争建成5万吨级泊位一个。抓紧做好广澳港区一期以后工程的前期工作。根据各县(市)需要,建设配套地方中小泊位4个,新增能力150万吨。根据腹地经济发展情况,实施堤内港区码头建设,“十五”期间港口建设预期投资15亿元,新增泊位11个,新增通过能力486万吨。“十五”期末全市港口通过能力达到2701万吨。
2、港口、口岸技术改造。要逐步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通过建设“海上高速公路”,加快汕头港和汕头口岸设施的现代化步伐。对港口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泊位装卸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发挥深水泊位的作用,努力缩短船舶在港时间。提高港口和口岸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口岸联检设施,理顺联检体制,加快实施口岸信息化工程,完善联检中心的通讯、查验等配套设施,建设口岸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和口岸EDI系统,建立起港口与用户、港口与口岸单位、港口与承运人、目的港、中转港及其它运输方式的计算机联网,实现无纸化通关、自动化查验,与国际接轨,提高港口的运行效率。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