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理调整贷款投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农村信用社要根据中央及各级政府制定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把信贷支农的着力点放到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来。农村信用社要根据自身资金实力、市场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调整贷款投向。一是支持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农村信用社要支持宜于当地发展,且具有区域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支持相对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以及旅游观光等高效复合型农业;支持松辽平原、三江平原地区发挥粮食生产优势,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加工转化和产业化经营,把粮食产业做优;支持山区发展特色农业,以支持本地区多种经营为重点,帮助农民进行果树改良,种植人参、药材、食用菌,放养蚕茧,开发绿色山野菜等项目,促其形成规模效益;支持西部地区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加大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二是支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组织和设施,带动农民走向富裕。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利用广阔的信息网,引导农民加入市场,通过市场建设带动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带动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要支持农产品储藏、运输、加工、分类和包装等市场配套建设,促其开拓国际市场,出口创汇,扩大国内市场,提高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三是支持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业化。四是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行种养加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要支持加快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增加二、三产业所占份额,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五是支持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主要是稳定种植业、突出畜牧业,大力发展园艺特色和多种经营,特别是要支持畜牧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六是根据农产品生产流通情况,支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信用社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确保粮食稳定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支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向产业优势、商品优势转变,支持扩大绿色食品等市场前景广阔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通过提高品质和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路子,使其达到总量扩大,农民增收的目的。
三、推广小额信用贷款,改进农户贷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