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上海的综合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按照上海经济功能的辐射要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枢纽设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够,对外交通辐射能力较为薄弱,城市交通的承受能力较为脆弱,综合交通体系和功能不够完善,等等。
二、“十五”综合交通发展形势和需求预测
“十五”期间,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是体现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立足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通过进一步完善枢纽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城市综合交通的功能发挥。
(一)“十五”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
1、城市综合交通要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
“十五”期间,上海将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1%,到200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54000元左右。经济总量增长的结果必然导致运输总量不断增长,从而使有限的交通资源趋向紧张,因此需要增加交通运能和提高居民出行机动化水平,需要增强对外交通的通达度和辐射力,来缓解和避免新的交通矛盾。
2、交通主枢纽要适应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沿江铁路、公路齐头并进,港口泊位大幅增加,机场布局更趋完善,交通通达度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将使长江三角洲地区初步形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络。上海建立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衔接的综合交通设施,提高上海的辐射能力和集聚功能是“十五”期间上海综合交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3、经济结构整体调整和布局优化,将使货物运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主线。随着产业结构优化,金融、贸易、旅游、会展等高层次产业发展会带来明显的物流和客流增长,给城市的物流和客流的运送方式带来新的需求和变化。集装箱将成为更为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
为促进以中心城、新城、中心镇及一般集镇四个层次组成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推动城乡并进、协调发展,要求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网络,以满足市民出行和城际交通需求。
4、加入WTO将为交通运输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加入WTO,上海将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着力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全方位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通过参与国际大都市的合作竞争不断提高上海联系世界、服务全国的能力。因此,上海公共交通运营的高效率和服务的高质量将成为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同时,要求上海综合交通设施、管理、人才等与国际全面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