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五”综合交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

  2、“一市两场”的航空枢纽港布局确立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建成通航,使上海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两个民用国际机场的城市,向亚太地区国际航空枢纽港的目标跨出了关键的一步,初步具备了参与国际航空枢纽竞争的基本条件。
  到2000年,上海航空港的旅客吞吐能力达到296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120万吨。其中,虹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能力为96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57万吨;浦东国际机场旅客吞吐能力为20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75万吨。
  2000年,上海民用航空完成旅客吞吐量1768.3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0.5万吨。全年航线起降架次15.85万班次,其中国内11.37万班次,国际3.43万班次,地区1.04万班次。
  3、铁路设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铁路上海站得到了改造,铁路上海南站临时站已建成使用。上海地区的部分编组站、货运站经过技术改造,提高了上海铁路枢纽设施的通过能力。
  到2000年,铁路上海站能力为每天到发旅客列车72对,日发送旅客7万人次,上海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980.8万人次,货物运输3262.6万吨。
  4、公路“三环十射”的网络框架正在形成
  随着沪宁、沪杭高速公路、外环线一期工程的建成通车,以及嘉浏、沿浦、亭大、龙东大道、远东大道、四号线、陈海公路西段等等一批市高等级公路的建成,基本形成了以国道、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为骨架,连接江、浙两省的高速公路和连接郊县主要城镇的高等级公路的网络系统,增强了中心城的集聚、辐射功能,并进一步加强了上海和相邻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地区间的交通联系。公路的通达性和服务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到200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94公里,比“八五”期末增长了1.4倍。其中,高速公路91公里,比“八五”期末增长了1.5倍;一级公路366公里,同比增长了2.9倍。
  5、内河航道干线网络开始构建
  “九五”期间内河航道建设全面推进,整治了连接江浙的苏申外港线、杭申线、太浦河等主要内河航道,提高了内河航道的等级,其中苏申外港线、杭申线等级已与邻省航道匹配。2000年,300吨级以上航道里程已达到212.6公里,比“八五”期末增长5.5%;内河货运量达到1.39亿吨,同比增长10.3%。
  6、轨道交通建设初见成效
  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达到65公里,成为我国拥有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最长的城市。先后建成了地铁二号线一期、轨道明珠线一期工程,构成了“十字”加“北半环”的轨道交通网络骨架。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达到了37万乘次/日,比“八五”期末增长了1.2倍,约占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总量的4%。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