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五”生
态环境建设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02]1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十五”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二年四月三十日
上海市“十五”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专项规划
为了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九五”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
“九五”期间,上海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保投入逐年加大,2000年达到142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1%。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11.4%的情况下,全面实施“一控双达标”,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总体生态环境质量趋于稳定,局部地区环境状况有明显改善,生态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特别是全面启动、重点推进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水和大气环境治理、绿化建设和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取得了较明显成效,为上海在二十一世纪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城市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以苏州河水环境整治为重点,带动全市中小河道污染治理,河道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水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黄浦江水环境的整治也取得较明显的成效。
通过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调整能源结构,逐步使用东海天然气,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煤炭消费对环境产生的压力有所减少。与“八五”期末相比,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分别下降15%和36.6%,大气环境质量开始趋向好转。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控制结构性污染,高能耗、高污染工业受到限制和压缩。重点工业区环境污染治理初见成效,继新华路地区、和田路地区完成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后,桃浦工业区摘掉了重污染“帽子”,吴淞工业区综合整治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二)以城市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开始起步
“九五”期间,本市绿化建设进展迅速。绿地总量连年大幅度增长,浦东世纪公园、陆家嘴中心绿地、延中绿地、黄兴绿地、大宁绿地等一大批标志性绿地工程相继建成。全市公共绿地面积净增2890公顷,绿化覆盖率由16%上升到2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65平方米上升到4.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