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
(一)工作目标。“十五”期间,突出抓好对全省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品创名牌工作。计划目标为:1.培育3-5个具有一定声誉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培植5-10个中国名牌产品;争创200-300个“吉林省名牌”产品。名牌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大幅度上升。2.“吉林省名牌”产品的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由现在的不足30%提高到4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3.以名牌产品为依托,以技术改造为保障,发展壮大名牌企业,促进形成30户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大企业及企业集团,200户年利润超500万元的中小企业。涌现出一批以生产名牌产品为主业、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名牌企业,名牌带动效应明显增强。
(二)实施步骤。实施名牌战略,实现和完成“十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及任务,总体上要有计划、分步骤进行。第一步是制定规划,巩固基础,重点培植。各地区和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巩固、提高现有名牌产品的基础上,选择市场前景广阔、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重点产品,制定名牌产品争创计划,创立过硬名牌。第二步是扶持发展、扩大效应、带动突破。在深入开展创立“吉林省名牌”、跻身“中国名牌”、打造“世界名牌”工作的同时,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企业围绕发展名牌产品进行改组、改制、改造。进行产业重组和企业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壮大企业实力,扩大名牌规模,创立名牌企业。实现名牌产品品种系列的有效扩展、名牌企业产品水平和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以科技为先导,以高科技产品占领市场创名牌。要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开发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高新和新兴科技型企业要大力实施重点技改项目计划和新产品开发计划,以新材料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高效节能等技术领域为重点,从技术改造项目、新产品开发项目、“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中创立一批新的高科技名牌产品,发展壮大一批新的骨干企业,营造新的经济发展优势。
(二)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以高质量产品占领市场创名牌。按照做大做强汽车、石化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医药、食品、电子三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机械、冶金、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要求,这些行业的有关企业要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人才和科技优势,加快改造、发展、提升步伐,提高这些行业产品的市场信誉和竞争能力,发展这些行业产品的规模、档次和水平,创立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为吉林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挥支撑和保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