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条 对审判机关委托的鉴定,凡鉴定要求明确具体,鉴定资料基本齐全,能够开展鉴定工作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接受委托,并与委托单位签订接受鉴定委托协议书。凡不具备鉴定条 件,无法开展鉴定工作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说明理由,及时退回委托。
第七条 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后,应当书面告知委托人和当事人下列事项:
1.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对技术鉴定单位、鉴定人、监督员的知情权;申请回避权;查阅、复印鉴定资料权;对鉴定结果的异议权;参加司法鉴定机构召开的当事人会议的权利等。配合司法鉴定机构工作的义务;提供鉴定资料的义务;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证的义务;缴纳鉴定费的义务等。
2.委托人和当事人应当提交的鉴定资料。
3.鉴定所需的工作时间。
4.鉴定费的费率标准。
第八条 司法鉴定机构应按不同的鉴定类别,每类确定若干技术鉴定单位,作为选定的技术鉴定单位。选定技术鉴定单位必须经过执业资格审查,采取公开招标、好中选优的方法筛选产生,并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司法鉴定机构每次确定技术鉴定单位时,应当按照鉴定的类别,从若干选定技术鉴定单位中由电脑随机确定。
第九条 对房地产的评估一般应采用市场比较法进行;对其它鉴定项目则应根据委托鉴定的目的和要求、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标的物的现状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因素,选用适当的鉴定方法进行。
第十条 进行技术鉴定的单位及鉴定人,在鉴定工作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和本规定第十六条处理。
第十一条 司法鉴定机构设监督员。监督员应当具备工程师、造价师、会计师、评估师等相应资格,并应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
监督员的职责是:
1.对技术鉴定单位的资质和鉴定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2.对鉴定项目的项目资料和检材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3.对鉴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审查;
4.对鉴定工作中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审查;
5.对鉴定人调查、收集鉴定资料和现场勘验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