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十五”国
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
(沪府发[2002]2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二年六月二十二日

上海市“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


  “十五”是上海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极为重要的时期。为进一步促进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及形势
  (一)“九五”回顾
  “九五”期间,上海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快进展。
  1、基本建成了信息基础设施框架
  以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建设为标志,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在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城域宽带主干网、通信业务、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基础指标领先于国内各大城市,部分指标已达到国际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能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提供多样的选择。市民能享受网上浏览、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网上交易、网络视频点播、远程医疗、远程教学等信息服务;企业、机构用户和市民可选择使用电信、联通、网通、有线电视网络等多个运营主体提供的高速网络服务。
  主干网方面:完成集约化信息管线200多沟公里的铺设,地铁全线40余公里光缆系统贯通;建成由8个核心节点、90个边缘节点组成的世界最大的宽带ATM城域主干网,主干节点交换容量为40G,主干传输带宽最高可达2.5G;初步完成了宽带IP城域主干网建设,主干节点交换容量达40G,主干传输带宽达2.5G。国际出口带宽从几十兆提高到1.5G以上;建成宽带的互联网络交换中心,各大网络间的本地交换能力达到100兆以上,实现上海几大信息网络间的高速互联,并开始为周边地区提供高速交换服务。
  宽带接入网方面:城域宽带网已覆盖市区90%以上的大楼和小区;有线电视总户数达到315万户;有线电视网双向改造完成100万户的规模;电信网宽带改造已接入13000线,并开始提供面向企事业单位和家庭的宽带信息服务。同时,光纤和无线等宽带接入方式也开始应用。
  高性能计算能力方面:建成了运算能力达到3840亿次/秒的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及应用网络,成为我国大型工程和科研高性能计算技术基地之一。
  通信业务方面: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548万户,住宅电话普及率达到85.9%,长途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5.6万路端,国内长途电话通话量达到71950.8万次,国际及港、澳、台通话量达到5720.5万次;移动通信继续快速发展,移动电话用户数比“八五”期末增长20倍,达到361. 7万户;互联网用户发展迅速,达到近202万户。
  邮政业务方面:上海邮政全国联网节点达到600余个,建成了302个电子化局所、185客户服务中心和上海邮政网站。
  2、基本确立了信息产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先导地位
  信息产业成为全市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信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9%,大大高于其它行业增长幅度。信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0年底,信息产业年产值和经营收入达1031亿元,年增加值350.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7.4%。其中,信息产品制造业2000年总产值已达796.4亿元,年均增长48%;软件业取得一定突破,2000年销售收入达到47.7亿元,年均增长45%以上;信息服务业形成了一定规模,2000年经营收入188.1亿元,年均增长56%以上。信息产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已初步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与软件、通信、数字音视频产品和信息服务等产业体系,其中,集成电路、程控交换机、光传输设备和光纤在全国市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初步建立了信息技术创新体系,在重大信息技术产品开发、创新基地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整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完成了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工艺技术以及GSM移动通信设备等有影响的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超级计算机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建成了国家火炬计划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浦东软件园等产业基地,形成了以华虹为代表的微电子产业群;实施了光通信等新一代通信设备研制等大项目。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