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重点围绕小麦、玉米、杂粮、棉花、油料、蔬菜产品质量、生产技术规程、安全卫生要求、农药化肥使用准则、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制定标准,计划完成标准制修订任务70项;
———林果业重点围绕种子(种苗)质量、栽培技术规程、产品质量、安全卫生要求、农药使用准则、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制定标准,计划完成标准制修订任务90项;
———畜牧业重点围绕猪、鸡、牛、羊、兔等主要畜禽品种和牧草种子质量、畜禽产品质量、饲养管理技术、兽药使用准则、畜禽卫生防疫及动物检疫等方面制定标准,计划完成标准制修订任务95项;
———水产业重点围绕海淡水养殖地环境标准、渔药使用准则、鱼类疫病防治、饲养技术规程及水源保护等方面制定标准,计划完成标准制修订任务65项;
———生态建设方面重点围绕防风治沙、植树造林、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制定标准,计划完成标准制修订30项。
组织引导龙头企业开展农业企业标准的制定工作,支持龙头企业制订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提高我省农业标准水平,完善农业标准体系。要积极搜集和研究国外农业标准,为我省农产品出口提供技术支持。
(二)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广泛宣传,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加强监管,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十五”期间,种植业推广标准化生产面积80万公顷,林果业推广标准化生产面积20万公顷,水产业推广标准化养殖面积3万公顷,畜牧业主要畜禽标准化养殖数量达到3亿头(只)。
(三)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围绕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布局,在畜牧、蔬菜、果品、大宗农产品等集中产区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示范区建设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农户”的经营模式。“十五”后三年要完成现有6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任务,努力争取第四批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项目,完成30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规划、立项和建设,带动和促进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全面开展。
(四)完善农业监测体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多元投入、集中建设、权威高效的原则,加快建设农业监测体系。加强“河北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农产品质检站和农资产品质检站建设,完善蔬菜质量检测网络,规范检测行为,提高检测能力,搞好社会化服务。以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农膜等农资产品为重点,加强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农用生产资料的违法行为。加大对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蛋、奶、果品等主要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到“十五”末使我省主要农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监控。
(五)建立优质农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加大优质农产品、名牌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推行农产品品牌销售,引导企业和农户生产优质农产品,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质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的带动作用,培育100个农产品名牌,创建一批市场知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生产若干名牌农产品加工产品,以名牌战略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