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陕西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有关建议

  2、在产业结构上,属于传统性产业类的商业、家电、机械、冶金业上市公司的数量占全省上市公司总数的75%,且多数为成长性不明显、发展空间有限的行业。代表经济发展方向的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仅有6家,其中2家以计算机为主业的公司也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总的来看,上市公司和我省确定的“十五”规划中重点支持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旅游,果业、能源、高科技、国防军工产业链联系不强,没有体现出特色产业的地位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问题。
  3、在增强融资能力和提升产业结构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公司亏损或资产收益率低等因素失去配股资格;二是募集来的资金投向了一般加工业和商业为主的传统产业,没有起到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作用。按照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的要求,上市公司申请配股,除符合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的条件外,还要符合三个具体要求:经注册会计师核验,公司最近三年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公司一次配股发行股份总数,原则上不超过前次发行并募足股份占股本总额的30%;本次配股距前次发行的时间不少于一个会计年度。在2001年,陕西上市公司中的五家(陕长岭、西安民生、西安饮食、黄河科技、长安信息)均因不符合上述条件失去了从二级市场再融资的资格,占到总数22%的上市公司出现的这种“壳化”现象,严重影响了陕西上市公司的整体形象和融资能力。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将募集的资金没有和区域的优势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投向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传统产业,用于全省支柱产业和高技术领域的资金仅占26%左右。究其原因有投资者选择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如何从政策上引导投资者与特色产业有机的融合,为科技、资源大省转化成经济强省创造条件,使投资者真正认识到优势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强省之路,而且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科学选择。
  4、在利用资产重组进行资本扩张方面,随着全国性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大多数企业为了抓住机遇,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自身实力,以期在资本市场上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从国内上市公司看,已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实施了力度较大的资产重组,这种重组不仅增强了主导业务的核心地位,而且在新的领域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从国际上看,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资本流入大幅增加,资本市场上的外资并购层出不穷。2001年底出现了阿尔卡特控股上海贝尔、格林柯尔入主科龙电器、轻骑集团与印尼国际财团进行战略重组等等,伴随着全球经济互融的进一步扩大,重组并购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2001年全球十大并购和中国十大并购事件给经济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为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拓宽了新的思路。经济领域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外资并购将成为资本市场未来持续的热点。而陕西目前的状况是,只有三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跨地区或跨部门的重组,即精密股份公司在1998年底被深圳天华收购国有股成为第一大股东、煤航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入主百隆科技、西安万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收购长安信息法人股成为控股股东。其它公司多为内部资产或股权转让,真正以优质资产置换的实质性重组不多。说明陕西多数公司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没有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利用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调整结构,提升产业竞争能力,提高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效率,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