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制度,对社区工作者统一进行有关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逐步建立起应聘持证、择优上岗的用人机制,推进社区工作者的知识化、年轻化、职业化。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并继续实行市直单位下派年轻干部到社区任职锻炼的制度。把社区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基地,积极培养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街道、区级领导职务。
4、发挥社区其他组织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要积极组织社区内的联系对象,围绕社区工作,开展各种健康、文明的社区活动,维护联系对象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社会团体、中介组织进入社区,服务居民和单位,满足社会成员多层次的需求。
二、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5、拓展服务领域。尽快出台新一轮杭州市社区服务发展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阶段组织实施。重点搞好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做到应保尽保、不重不漏、不留死角。
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建立健全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对社区内生活困难的家庭要在就业、医疗、入学、住房等方面给予特殊保障和优惠照顾。
积极为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等服务。加快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进程,做好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积极拓展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引导商贸家政企业进社区连锁经营,促进社区服务业向市场化、网络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积极开展科技法律卫生文体进社区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使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以创建“安全社区”活动为载体,以整合社区综合治理的人才资源和物化资源为手段,将公安警务、司法服务、治保调解“三力合一”,实行合署办公。
整合社区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设施和功能,提高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抓好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培育若干精品健身苑(点),方便社区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建设一批与省、市图书馆联网的社区公共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创建“学习型”社区,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