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

  (一)要根据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德育、体育和美育工作,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的素质。
  要做好残疾学生的康复工作,把残疾学生的身心康复工作贯穿于学校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使特殊教育的质量有较大提高。要继续深化特殊教育的课程改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中小学课程体系的要求,做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开发工作;要坚持以全面提高残疾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残疾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要充分关注残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使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残疾学生都能够通过接受教育得到发展。
  要按照残疾学生的年龄确定德育内容和要求,并形成一定的递进层次。要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抵制一切不利于残疾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和物品,依法保护残疾学生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加强对残疾学生正确对待自身残疾的教育,增强其战胜自身缺陷的能力。
  要开好体育课。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好体育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使残疾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设施和卫生保健设施的建设,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并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为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美育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丰富残疾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其创造、欣赏美的能力。
  要将残疾学生的身心康复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针对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科学地开展康复训练。
  (二)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和职业教育,增强残疾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增强残疾人生存和竞争能力的高度,积极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和劳动技能教育,切实让残疾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为将来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文化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残疾类别和残疾程度,从学生自身特点出发,从学校社会需要、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出路出发,积极进行在义务教育阶段有效渗透职业技能和劳动技能教育的探索。各级教育、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残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在师资、场地、设备、经费等方面积极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劳动技能、职业教育,同时要帮助解决好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以及就业后的残疾职工培训、继续教育问题。各地要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兴办校办企业并积极吸纳本校毕业生就业。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