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关于本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关于本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2年11月1日 江苏省体改办、水利厅、财政厅)


  为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2002)4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初步建成了防洪挡潮、除涝、灌溉、降渍、调水五大水利工程体系,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和水资源供给保证,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突出。主要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职能不清、权责不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事企不分、机制不活;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供水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国有水利经营性资产管理运营体制不完善。这些问题导致了大量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一)改革的目标。通过3到5年的努力,初步建立符合省情、水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体制理顺、机制搞活、机构合理、人员精干、服务优质、环境优美、运行高效。
  1.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2.建立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的水管单位运行机制;
  3.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
  4.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有效的水费计收方式;
  5.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
  6.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二)改革的原则。
  1.正确处理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既要确保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又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既要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又要重视水利工程管理,在加大工程建设投资的同时,加大工程管理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3.正确处理责、权、利的关系。既要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水管单位的权利和责任,又要在水管单位内部建立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管理责任、工作效绩和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