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村干部经常受教育的机制。认真抓好村干部岗位培训,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由区、县(市)党委负责培训,村级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由乡镇党委负责培训。培训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切实增强村干部的组织观念、法制观念、群众观念和工作责任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引导他们自觉维护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把工作精力集中到加快村级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建立村干部学历培训制度,凡年龄在42周岁以下,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村干部,都应参加上一层次的学历教育。鼓励村干部通过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班、适用技术培训班,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提倡组织村干部到县、乡机关和经济发达村挂职锻炼,拓宽村干部实践锻炼的渠道。加强对村干部培训工作的投入,村干部培训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村干部学历教育的费用可通过县、乡、村和个人共同分担的办法解决。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以杭州市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为龙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村干部培训基地。
按照精干高效的要求,建立健全村级用人机制。对村干部实行定编、定岗、定薪,从严控制领取固定报酬的村干部数。实行村两委干部任期目标(创业)承诺制、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强化考核、奖优罚劣。推行村干部服务承诺制、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联系走访农户制度,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村级工作质量。实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每年由全村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对村两委干部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奖惩去留的重要依据;要及时反馈考评情况,表扬好的,批评帮助不足的,调整不称职的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依法罢免不称职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建立合理的报酬激励制度,村干部报酬与工作实绩挂钩,由乡镇党委和政府根据考核情况确定基数,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评定后发放。采取乡镇、村、个人三级联动的办法,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做好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中选拔公务员工作,充实乡镇干部队伍。
按照改善结构、提高素质、增强活力、发挥作用的要求,切实加强村党员队伍建设。适时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积极探索农村党员分类管理的有效形式,建立党员责任区制度,更好地发挥党员作用。继续坚持“双争双评”制度,推行群众评议党员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民主监督。坚持从严治党方针,及时处置违纪违规党员和不合格党员。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加强“党团共建”工作,通过共青团、妇女组织的推优工作,吸收优秀青年、优秀妇女入党;注重从一线农民、种养大户、经商办企业的能手中发展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素质结构。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