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区域卫生规划(2001年-2010年)[失效]

  改革现行医疗机构后勤服务体制,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
  (六)依靠创新,推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
  要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专病基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形成我市中医药的学术合力、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的内涵建设,继续推广中医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提高单病种质量管理水平。制定中医急症诊疗规范,提高中医医院承担急救任务的能力。建立全国中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天津市分中心。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加强全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和技术培训,鼓励中医药走进社区,逐步建立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体系和社区中医药服务标准。加强中西医结合理论的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的规律和途径,促进中西医结合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根据中医药自身发展的需要,科学设置一批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使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重点实验室紧密结合,形成整体合力。以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急救医学、皮肤病、骨科为龙头,推动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鼓励和促进中医药资源合理向农村流动,做好农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国际中医药科技合作,吸引境外资金对中医药的投入,通过联合办医、联合开展中医药治疗现代难治疾病的研究,开发出能够进入国际药品市场的中药新产品。
  (七)加快人才培养,实施科技兴医
  建立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基金,充分发挥专项基金的作用,加快卫生专业人才培养。
  通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卫生专业人才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在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基础上,选拔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学科骨干;抓好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制定优惠政策,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人才。高度重视卫生管理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展卫生管理干部岗位规范化培训,造就一批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职业化管理队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良好的行业风尚。
  医学科学研究坚持以技术引进为主、引创结合、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和发展优势相结合,坚持攀登医学科技高峰与提高防病治病能力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技术梯队建设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
  医学科研机构应扩大基础研究,优化应用研究,增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研究、开发、应用一体化的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卫生软科学研究,争取早出成果、快出人才。
  加大执行人才引进、科技成果奖励政策力度。加速开发医学高科技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实验医学研究,力求逐年有所发展、有所突破,其中,移植和生物医学技术要取得较大进展。加速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研究、中药开发,确保我市中西医结合在国内的领先水平,利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条件,把我市的中医、中药推出国门,占领国际市场。
  (八)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围绕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肝炎、结核病、性病等急性传染病和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防治活动。提倡讲卫生、不吸烟、少吃盐,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