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中医药为重点,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卫生服务能力,适应我市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建立符合我市城市地位与功能要求的卫生体系。
(二)主要原则
1.政府领导,全行业管理。
将区域卫生规划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打破部门分管、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市卫生事业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调整。
2.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按照区域覆盖、合理布局、方便就医、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原则,对全市卫生服务体系和现有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全面规划。通过规划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保证重点项目和优先领域的投入,充分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和卫生服务绩效。实施发展两头、调整中间的战略,城市重点强化三级医院整体功能,调整市区二级医院结构,农村重点强化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城乡都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从实际出发,根据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适宜的总体规划目标和各项具体指标,实现供需平衡。重点加强社区卫生、农村卫生、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缩小城市与农村卫生条件的差距,坚持科教兴医,重视发挥传统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卫生服务业,不断提高卫生行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三、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符合天津城市地位与功能要求的现代化卫生服务体系,较好地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缩小地区间、人群间健康差异,延长全体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卫生设施和医学科技整体实力先进,卫生队伍素质优良,运行保障机制完善,卫生服务绩效位居全国前列。
到200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基本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符合我市城市地位与功能要求的卫生体系,包括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形成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方面的医疗、科研优势,把我市建成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之一,使我市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到2010年,把我市建成全国急危重症和部分疑难病症的医疗、科研中心之一,使我市跻身全国重要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城市行列,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二)主要指标(到2005年)